
任天堂近日在美國取得遊戲玩法「召喚角色並讓其進行戰鬥」的新專利,引玩家與業界關注,雖然該機制早在許多遊戲中普及,但任天堂在 2023 年 3 月申請(案號 US 12,403,397),並於 2025 年 9 月 2 日正式獲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核准,成功取得專利保護。
根據外媒 GamesFray 報導取得的文件內容,專利描述遊戲中「召喚副角色(sub character)」並進行互動或戰鬥的流程,包括以下要點:
-
遊戲必須在 PC、主機或其他運算裝置上運行,並儲存在磁碟或類似的儲存媒介中
-
玩家可在虛擬空間中操控主角移動。
-
玩家能夠召喚一個「副角色」,副角色並非玩家角色,而是像玩家可支配的小怪物,例如一隻寶可夢。
-
當敵方角色出現在副角色被召喚的位置時,系統會透過第一種模式來控制戰鬥,該模式是根據玩家的操作輸入來推進戰鬥。
-
當敵方角色未配置於副角色被召喚的位置時,啟動自動控制,使已出現的副角色自由活動
- 最後,玩家能將副角色派往某個方向移動,後續自動觸發與其他角色的戰鬥。
由於專利要求同時具備上述步驟,是否構成侵權仍需視遊戲具體設計而定。
但若遊戲存在「召喚角色後不立即戰鬥、而是跟隨玩家」的情境,便可能落入專利範圍,這點不僅與《寶可夢》高度相關,也被認為可能涵蓋《皮克敏》式的玩法。
任天堂近年多次為智慧財產維權,其中最知名的正是與《幻獸帕魯》的爭議,任天堂不僅讓帕魯開發商 Pocketpair 吃官司,間接利用專利迫使《幻獸帕魯》推出更新,修改「搭乘夥伴滑翔」、「使用球體召喚夥伴」等機制。
雖然目前「召喚角色戰鬥」的新專利還沒被直接用來對付《幻獸帕魯》,但外界擔心未來任天堂恐怕會對更多「類寶可夢」作品,甚至其他具召喚系統的遊戲造成威脅。
專精遊戲專利的律師 Kirk Sigmon 接受 PC Gamer 訪問時就指出,US 12,403,397 專利的廣泛適用性,可能成為遊戲產業創意與創新的根本威脅,直言這是「美國專利系統的丟臉失敗」。
Sigmon 認為,雖然專利條文寫得很具體,理論上要逐字符合才算侵權,但實際上只要被大公司提告,就算專利本身站不住腳,也會因訴訟成本過高讓小型開發商屈服。
他認為這種「爛專利」會在產業投下陰影,扼殺創新,況且若此類常見玩法都能申請專利,可能促使其他開發商與發行商也急於透過專利戰來保護常見的遊戲機制,導致整個產業陷入法律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