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A 最新射擊大作《戰地風雲 6》(Battlefield 6)在 8 月 1 日正式公開,官方宣示本作將是系列經典《戰地風雲 3》、《戰地風雲 4》的精神續作(spiritual successor),全力回歸現代戰爭舞台,試圖重現當年廣受玩家讚譽的破壞系統與兵種玩法。
《戰地風雲 6》由 EA 集結 DICE、Criterion、EA Motive 和 Ripple Effect 四家工作室組成團隊「戰地風雲實驗室」打造,隨著遊戲上市日逼近,官方日前開放歐美玩家試玩,數家外媒上手體驗數小時反應正面。
Ripple Effect 工作室副總裁暨執行製作人 Christian Grass 接受外媒 GamesRadar+ 專訪表示,團隊從三代及四代汲取很多靈感。「團隊已經很久沒有碰現代設定了,過去這段時間不是歷史背景就是近未來,現在我們想要重返現代戰爭。」
他補充指出,「從歷史來看,《BF3》、《BF4》都是現代戰爭作品,也是極為出色的遊戲。有人會說那是《戰地風雲》系列巔峰,這點見仁見智,但確實,我們就是從這個念頭出發的。」
EGS 釋出社群實際遊玩《戰地風雲 6》四小時體驗給出的高度評價:彷彿重返十多年前的時光,有別《2042》或兩次大戰的設計,EA 重拾《BF3》、《BF4》核心理念,包括地圖設計、破壞機制、兵種系統到節奏感,力圖找回當年系列最輝煌的時代。
創意總監 Thomas Andersson 在 Q&A 活動表示「我把這款遊戲視為《BF3》、《BF4》的精神續作,雖然兩者之間相隔十多年,但我們對於設計核心支柱的執著是一樣的,戰術性破壞是其中之一,我們也投注大量心力在兵種系統上。」
《戰地風雲 6》將重新導入系列傳統的四大兵種:突擊兵、工程兵、支援兵與偵察兵,各擁有明確職責與風格,突擊兵與工程兵專精近戰與載具破壞,支援兵可快速補給與協助復活隊友,偵察兵則能標記敵軍位置。
「我們希望你能真正感受到兵種的不同,理解你在戰場上的角色定位。」
值得一提的是,醫療類兵種在本作影響力更加明顯,雖然所有玩家都可復活倒地隊友,但醫療兵可大幅縮短電擊冷卻時間,且能在復活過程拖動隊友至安全區域,實際遊玩時透過 DualSense 控制器的震動回饋,甚至可感受到摩擦地面的阻力,營造戰爭電影般的臨場感。

針對武器系統,六代將提供「武器限制」與「自由武器」兩種配對模式。傳統模式中,狙擊步槍綁定偵察兵、突擊步槍綁定突擊兵;在自由模式下,玩家可自由選擇武器組合,例如讓醫療兵配備狙擊槍,提升戰術多樣性。
新規則公開時曾在社群引發爭議,官方隨即回應玩家聲音,資深公關總監 Andy McNamara 表示「我們想讓玩家用他們最習慣的方式來體驗《戰地風雲》。」針對呼聲極高的傳統模式,EA 認為新舊並行是最好的解法。
先行體驗開放的地圖包括塔吉克山區「解放之巔」(Liberation Peak)、開羅市街「開羅圍城」(Siege of Cairo)、直布羅陀靈感的「伊比利攻勢」(Iberian Offensive),以及布魯克林風格的「帝國大廈」(Empire State),前兩者適合征服與突破等大規模模式,後兩者則專為死鬥與據點模式打造。
製作人 Jeremy Chubb 表示「我們背負著 20 年來的經典地圖設計傳統與玩家期望,這是巨大壓力,但我們也從《戰地風雲 2》的『重返卡肯』、《戰地 3》的『裡海邊境』等過往作品汲取靈感。」
此外,《戰地風雲 6》地圖設有特定區塊「戰鬥區域(Combat Zones)」,提供小規模的集火對戰,如開羅圍城的征服模式就包含團隊死鬥專用區域,設計上不是將小模式硬塞進大地圖,而是為其專門打造區域後再整合入主地圖。

Andersson 還透露,《戰地風雲6》將推出新模式「升級戰(Escalation)」,目前尚未對外開放遊玩,預計將會成為征服模式愛好者的心頭好。
該模式從多達七個據點展開,隨著雙方交戰並擴張領土,據點數量逐漸減少,戰鬥強度與節奏也會隨之升溫,類似大逃殺的玩法。
「我們引入了全新的計分系統,強調翻盤與緊張關鍵時刻,目標是將經典《戰地》混戰與 FPS 核心對戰體驗做出完美融合。」
《戰地風雲6》預定將於 2025 年 10 月 10 日上市,平台尚未完全公開。隨著公開測試即將展開,是否真能回歸系列巔峰,重現《戰地風雲 3》《戰地風雲 4》的榮光,將成為戰地迷們最期待的觀察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