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退休年紀延到63歲 人力銀行調查:上班族自覺錢不夠用

退休規劃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特別是在台灣已經邁入超高齡社會。56歲的邱先生早在50歲時就開始為60歲的退休生活做準備,從住行各方面進行周全考量。除了經濟因素外,健康維持、社會連結和持續學習也是成功退休生活的關鍵。根據國發會估計,2025年全台灣45歲以上人口將占一半,而人力銀行調查顯示,現今上班族平均期望退休年齡已延後至63歲,且多數人希望「退而不休」,反映出面對退休生活的種種考量與挑戰。
 
美商公司副總邱宏吉表示,他從50歲就開始規劃退休生活,從多個面向著手,包括住的環境、交通便利性及健康維持。他特別選擇了擁有完善公設的社區,並考量無障礙空間和便捷的公共交通網路。邱宏吉強調,擁有財富但沒有健康是不行的,因此他每天在家進行超慢跑,每周末爬山,透過健康促進活動維持身體狀況。

除了健康維持,邱宏吉認為退休後找到生活重心和持續學習同樣重要。他分享了岳母的例子,岳母在76歲時與閨蜜前往神戶參加日文遊學團,接近80歲時又參加了三個月的遊學,預計明年還要參加為期半年的遊學活動。邱宏吉認為社會連結非常重要,無論是與朋友一起旅遊、唱歌、看藝術展或參加演唱會,都能讓人投入人群連結和社會連結。
 
根據國發會估計,2025年全台灣45歲以上人口將占總人口的一半。若以65歲退休,平均壽命80歲計算,退休後還有約15年的人生需要仔細規劃,避免失去生活重心。有作家分享了39歲提早退休的經驗,建議退休人士可以列出此生未完成會感到遺憾的事並付諸實行、嘗試新活動、結交新朋友、每天規劃當日計畫、重新打造沒有職稱的自己、學習管理退休金,以及陪伴父母實習退休生活。
 
四十多歲、育有兩個孩子的上班族Heidi表示,雖然離退休還很遙遠,但已開始思考退休財務規劃。她認為最理想的情況是35歲就應開始規劃,並根據個人價值觀和生活花費來設定目標。Heidi表示自己需要一個房子和將近兩千萬的現金才會感到安心,目前已投資一間兩房小華廈,並進行美股和基金投資,但仍希望能在本業外尋找其他收入來源。

人力銀行發言人曾仲葳表示,根據最新調查,上班族期望退休的年齡已延後至63歲,比去年晚了5年。其中有7成6的人希望「退而不休」,退休後仍能重返職場,主要原因是經濟壓力和尋找生活重心。特別是近年來勞保可能破產的消息頻傳,調查顯示近9成上班族擔心退休金不足。經濟穩定是退休生活的重要基礎,而退休也代表人生的另一個挑戰,在超高齡化的台灣社會中,每個人都需要學習適應這個新階段。

不錯 真正 活到老 做到老
因為怕窮沒辦法退休 這是現代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