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在 2010 年代掀超短影音熱潮的平台「Vine」在停運近十年後確定回歸,以全新計畫 「Divine」 形式重新上線,並獲得 Twitter(現為 X)共同創辦人 Jack Dorsey 的資金支持。
Vine 最早於 2013 年被 Twitter 收購,主打上傳、分享 6 秒循環播放的短片,後來更成為全球短影音文化的雛形。不過因使用者逐漸減少,服務於 2017 年 1 月關閉服務。
回歸轉生成「Divine」後最大的特色之一,是成功修復並重現 約 15~20 萬支、超過 6 萬名創作者的 Vine 舊影片資料庫。若原創作者完成身分驗證,還能找回過去的帳號與內容。
Divine 的主導者是 Twitter 前員工 Evan Henshaw-Plath(暱稱 Rabble),他在啟動計畫時取得 Jack Dorsey 的非營利基金會 「and Other Stuff」 資助,該機構支持基於 nostr 協議的開源社群平台及實驗性社交網路專案。
Rabble 表示,目前已恢復約 17 萬支 舊 Vine 影片,未來希望進一步復原「數百萬條留言」及「大量舊頭像與個人資料」。
除了提供舊內容瀏覽,Divine 也支援使用者自行拍攝 全新的 6 秒迴圈短片。平台架構偏向去中心化社群網站,提供多種內容篩選方式、可自訂的演算法,並計畫支持由使用者自行製作的客製化演算法。
值得注意的是,Divine 對 AI 內容態度強硬:
官方表示,目前的社群平台正遭受 AI 大量入侵,而 Divine 的使命就是「打造讓人類創意能被看見並受到保護的空間」。
尚未上架 App Store,但已有上萬人參與測試
目前 Divine 仍處於 Beta 階段,尚未正式上架各大平台,創辦者透露,iOS 測試名單已累積超過 1 萬名使用者。部分影片(含復原的 Vine 內容)可於官方網站上搶先觀賞,但仍有少數影片讀取不穩定。
儘管距離正式回歸還有一段路,Vine 的再啟動消息已讓一票粉絲振奮不已。先前 Elon Musk 多次提及想復活 Vine 卻始終無下文,如今由前 Twitter 成員親手推動的 diVine 計畫,似乎更有機會讓經典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