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人稱科幻動作冒險《狂野星球復仇記》(Revenge of the Savage Planet)今年 5 月發售,以歡樂外星世界探索體驗獲 Steam 極度好評,Metacritic 含家用主機版媒體均分都不差,開發團隊 Raccoon Logic 卻透露實際收益遠不如預期,罪魁禍首之一正是 Xbox Game Pass。
接受外媒 FRVR 訪談時,本作創意總監 Alex Hutchinson 表示,微軟的訂閱服務(Game Pass)確實讓遊戲接觸到更多玩家,但並沒有帶來實際收益。
「我們擁有數百萬名玩家,這看起來很棒,然而現代人對『免費內容』的期待太高了,不論是透過 Game Pass 或其他服務取得的遊玩資格,這讓遊戲的變現效果遠低於預期,對開發者來說是危險的。」
Hutchinson 強調,《狂野星球復仇記》的製作成本並不低,主要資金來自騰訊(Tencent),團隊必須先償還預付款後才能獲得分潤。「這款遊戲對我們來說並非完全自主收益,Game Pass 帶來的龐大曝光並未轉化為銷售。」
團隊原本期望,透過 Game Pass 免費入手本體的玩家,能願意花 10 美元購買擴充內容「Cosmic Hoarder」,現實卻令人失望。
「那個 DLC 的綁定率(attach rate)糟透了,這證明了一件事,如果你把遊戲免費給出去,其實就是在教玩家不要花錢。」
原本 Raccoon Logic 想法是讓訂閱制玩家免費玩本體,體驗滿意後花錢買 DLC,結果 Game Pass 的 DLC 購買率是他們見過最差的數據。
Hutchinson 指出,購買遊戲本體的玩家通常也會購買 DLC,但「沒付錢玩本體的玩家,什麼都不會買。」
Hutchinson 認為,低成本暢玩遊戲的現象,正讓整個遊戲產業陷入「惡性競爭」,隨著訂閱服務、限時免費遊戲、與打到骨折的特惠活動普及化,開發者不僅要與其他工作室競爭,還得與自家舊作對抗。
「過去主機世代之間有明顯的技術與畫面飛躍,舊遊戲無法在新平台上運行,所以玩家會更願意購買新作。」
「但現在有了向下相容功能,訂閱制與不斷送免費遊戲的文化,Steam 平台上的舊作永遠存在。對玩家來說,這是遊戲內容量與品質的黃金時代,但對開發者而言,想要突破重圍變得異常困難。」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遊戲開發者都認為 Game Pass 會導致銷售量下滑,獨立遊戲發行商 No More Robots 總監 Mike Rose 曾表示,早期 Game Pass 的確讓他們的遊戲銷量增加,直到近年來,越來越多業界人士開始質疑其長期影響。
前 Xbox 全球副總裁 Pete Hines 不久前坦言 Game Pass 的高遊玩率,往往是以零售收入為代價。甚至連微軟自己也承認,2024 年將《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6》納入 Game Pass 時,公司損失約 3 億美元的銷售額,這或許正是今年 10 月 Game Pass 大幅漲價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