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普空冒險新作 《虛實萬象》(Pragmata)以月球為舞台,讓玩家扮演太空人「休」與外型是小女孩的機器人「黛安娜」對抗失控的 AI 並尋找逃生之路,但開發團隊在東京電玩展 TGS 2025 上透露,備受玩家喜愛的黛安娜原本的概念設計是一條「狗」。
《虛實萬象》自 2020 年公布,原定 2022 年發售,後來推遲到 2023 年,直到 2023 年卡普空宣布「無限延期」,今年 6 月的 State of Play 才確認 2026 年發售,每當釋出推遲消息,金髮碧眼的黛安娜都會舉著手繪看板現身「道歉」,在社群留下深刻印象。
在接受外媒 IGN 訪問時,遊戲總監趙英熙(Cho Yonghee) 分享角色的誕生秘辛,最初黛安娜的概念設計並非「騎在休背上的少女」,而是與休並肩行走。
然而,雙角色分離移動的設計過於複雜,無法兼顧遊戲的射擊與駭客要素,後來才調整為公開的「搭乘」設定。
更驚人的是,黛安娜的角色形象經歷過多次大膽嘗試,「最早她不是小女孩,而可能是一個動物、甚至是機器人。我們希望這個角色能夠引發玩家的保護欲與陪伴感,最後才決定以孩童外貌的機器人來呈現。」
當被追問最初的動物候選時,趙英熙笑著回答「狗」,而且這隻狗還是「會說話的狗」。換句話說,在平行時空版本的《虛實萬象》中,玩家本來可能要帶著一隻會講話的狗在月球冒險。
《虛實萬象》延期多年,製作團隊在 TGS 鬆口解釋原因,根據 The Gamer 採訪報導,總監趙英熙指出,本作的核心概念沒有變,但「駭客解謎玩法」實現過程困難重重,團隊花費了極多心力試錯與調整。
製作人大山直人(Naoto Oyama) 補充,「黛安娜的駭客系統,與休的射擊系統之間如何協調,是我們延長開發的最大原因之一。我們花了很長時間才讓兩者達到平衡。」
此外,開發團隊多次反覆修改遊戲的戰鬥畫面設計,包括要給駭客介面多少螢幕空間等細節,都經歷了拉鋸。
面對外界質疑《虛實萬象》過早發表,趙英熙則認為,2020 年的首支預告片反成為團隊的推進力,「如果當時沒有把遊戲公開,《虛實萬象》可能就不會是現在的樣子。」
大山也表示,每逢大型線上發表會,玩家總會期待《虛實萬象》的新情報,「自帶話題性」的風向也成了遊戲的行銷助力。
經過 6 年的等待,《虛實萬象》預定於 2026 年正式登陸 PS5、Xbox Series 及 Steam,從會說話的狗到小蘿莉機器人,漫長開發歷程印證卡普空對玩家喜好的洞見,以及對新 IP 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