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ojima Productions 在 9 月 23 日舉辦 10 週年紀念活動「Beyond the Strand」,直播中除回顧工作室創立以來的發展歷程,並介紹《死亡擱淺》改編動畫及電影、小島秀夫新作《OD》、《PHYSINT》的進度外,也驚喜公開一項與 Niantic Spatial 合作的全新企劃。
直播尾聲,小島秀夫與導演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喬治·米勒(George Miller) 、押井守與遊戲記者 Geoff Keighley 登台,探討娛樂、遊戲與藝術的未來走向,他們共同強調「敘事正逐漸走向螢幕之外」。
隨後播出一段預告影片,接著《Pokémon GO》開發商 Niantic 創辦人 John Hanke(現任 Niantic Spatial 執行長)登台,與小島秀夫共同揭示一段「螢幕之外的娛樂」新構想。小島監督提到「哪怕走到山頂,也能在那裡找到娛樂。」

雖然目前計畫仍停留在概念階段,且遊戲也還沒定名,但預告短片顯示本作結合《死亡擱淺》與《Pokémon GO》的擴增實境行動遊戲體驗。
人們透過手機或智慧眼鏡與虛擬盆栽、金色光暈與奇異環境互動,宛如《死亡擱淺》系列的若爾網路(Chiral Network),玩家的角色或許就是透過裝置擔任「送貨人」,連結世界各地。
Niantic Spatial 並非傳統遊戲開發部門的 Niantic,該公司於 2025 年初完成重組,將遊戲開發業務出售給《Monopoly Go》發行商 Scopely,金額高達 35 億美元。
而 Niantic Spatial 則專注於 AI 驅動的地理空間平台,目標是建立「新一代數位地圖」,讓智慧眼鏡、機器人等裝置能理解並導航真實世界。該公司目前已籌得 2.5 億美元資金(其中 5000 萬美元來自 Scopely 投資,其餘由 Niantic 本身投入)。
Hanke 曾表示,世界正處於科技劇變的時代,AI 正快速進化,傳統地圖是為人類設計的,現在需要一種讓機器也能理解的地圖,好讓它們能在現實世界中運作。小島秀夫似乎希望將這項技術與《死亡擱淺》的世界觀結合,探索一種前所未有的沉浸式娛樂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