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洞騎士:絲綢之歌》登陸全平台首周,分析師推估銷量達 320 萬份、突破 500 萬玩家,玩家社群除了持續鑽研破關技巧,更透過各種方式「考古」遊戲資訊,近日一位粉絲用極為細緻的方式,透過像素計算比對《絲綢之歌》與《空洞騎士》兩部作品的地圖。
結果推測出新作的舞台紡絡(Pharloom)規模可能是前作聖巢(Hallownest)的兩倍大。
Reddit 網友 Karmyuh 在論壇分享自己的研究,他將成果戲稱為「絲綢之歌學(Silksongology)」的重大進展之一,具體做法是利用遊戲主角的角色情報來當作標尺。
※ 以下圖片含部分劇透,請在意的讀者迴避暴雷 ※
Karmyuh 發現,在兩款遊戲中,大黃蜂(Hornet)在螢幕上都佔據 225 個像素的高度(推測解析度為 1080p),因此能夠直接對照遊戲場景的相對尺寸。
他進一步找出了兩張地圖上對應的狹窄通道來作比較:
- 《空洞騎士》聖巢地底的「深巢(Deepnest)」通往 Nox 的狹道
- 《絲綢之歌》紡絡的「崩毀階梯(Blasted Steps)」前往針之商人(Pinmaster)的通道
兩者在地圖皆以「細通道」圖示呈現,理論上代表高度一致,透過像素計算後,Karmyuh 卻發現《絲綢之歌》的崩毀階梯通道,實際高度比深巢的通道高出約 12.5%。他以此比例將整張紡絡地圖進行縮放比對。
「後來我發現自己算錯了,實際上通道是大了 25%。但整體縮放比例依然正確,在做並排比較時,我特別確認過聖巢的通道高度是 20 個像素,而紡絡的通道則是 25 個像素。」
圖片可點擊放大:
在相同的縮放基準下,紡絡整體面積看起來幾乎是聖巢的兩倍規模。而許多玩家光從遊玩體驗,已經感受到紡絡地圖更為廣大,但這次的「數學實證」更強化這項直觀印象。
遊戲的世界觀與設定細節讓粉絲深深著迷,以像素為基準測量地圖規模的做法並非首例,如資料礦工 Zullie the Witch 曾發現《機戰傭兵 VI》與《艾爾登法環》其實是以相同比例尺製作,導致許多巨大機甲 Boss 遠超過《艾爾登法環》整個地景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