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at(jpeg):quality(90)/https%3A%2F%2Fimg.4gamers.com.tw%2Fpuku-clone-version%2F5806310fba0ba807c784b9caa4e71e1642064ee3.jpg)
Steam 評論系統已成為玩家表達不滿的武器,許多作品口碑一旦貼上「負評」標籤銷量便難以翻身。Valve 宣布對玩家評論系統進行重大改動,未來部分遊戲將新增「語言專屬的評論分數」,讓評論更精準呈現玩家心聲,並避免惡意操作的「負評轟炸」導致評價失真。
過去 Steam 使用者向下捲動查看其他人的評論時,會根據設定顯示最多投票的評論或最新評論。
現在,系統將自動將語言本身納入考慮,無論是大型 3A 遊戲或爆紅的獨立佳作,玩家都可能會先看到「本地語言玩家」的評價分數,再參考全球整體共識。
這項調整合乎邏輯,紙上可能聽起來很無聊,但該調整是在涉及大作遊戲的爭議做出的。
Valve 在 8 月 19 日的公告表示:
「隨著今天的更新,有些遊戲顯示的評論分數將來自於依各位的語言撰寫成的評論所計算而得的分數。我們持續努力讓 Steam 使用者評論能在顧客考慮購買新遊戲時,協助他們先充分了解再做決定,而本更新就是其中一部分的努力成果。」
為何要新增語言分數?
Valve 解釋,Steam 的使用者評論自 12 年前推出以來,一直是玩家參考遊戲口碑的重要工具。
不過隨著平台規模全球化,不同地區玩家可能因翻譯品質、文化差異、網路狀況等因素,對同一款遊戲產生截然不同的觀感,這些差異並未能完整體現在「整體分數」之中。
因此,若一款遊戲以某特定語言撰寫的評論數量達到門檻(至少 200 篇,且該遊戲總評論超過 2,000 篇),Steam 便會計算並顯示「該語言專屬分數」。
玩家將根據自己的主要語言看到相應的評價結果。這意味著同一款遊戲,可能在英文環境下是「大多好評」,但在某些語言社群中卻是「褒貶不一」。

除了改善評價的在地化準確度,Steam 評論新機制同樣能削弱「灌負評」對分數的衝擊。
所謂灌負評,是指玩家以集體行動在短時間內大量給予 Steam 某款遊戲負面評論,目的往往不是反映遊戲內容本身,而是對特定新聞事件或政策表達不滿。
例如遊戲內課金機制調整、內容審查爭議,甚至只是因為「自己喜愛的遊戲沒得獎」等。負評轟炸的行為會嚴重扭曲遊戲在商店頁面的實際評價。
透過語言分數切割,Valve 能降低大規模操作對全球玩家判斷的影響,但營運團隊也意識到,此舉可能引發社群對「動機」的質疑,特別強調透明度:
「維繫大家對系統的信任非常重要,因此我們傾向於盡量保持做法透明。新的語言專屬分數將預設開啟,但若玩家希望回到顯示所有語言的整體分數,可以在商店偏好設定中自行調整。」
玩家若想進一步了解,可以透過 Steam 商店頁面的「查看語言細分詳情」來檢視各語言的分數,甚至比較不同語言社群對同一款遊戲的觀點。

Valve 表示,將持續觀察 Steam 玩家的回饋,並在未來調整此功能的細節。這項更新的核心目標,是讓評論回歸「幫助玩家做出購買決定」的初衷,而非成為外部事件的宣洩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