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art.ai 上的各種生成式 AI 創作。
VTuber 事務所 hololive production 營運公司 COVER 於 8 月 12 日召開股東會並釋出 2026 年 3 月期第 1 季(FY2026/3 Q1)財報。會議上被問到生成式 AI 二創衍生問題,執行長谷鄉元昭(Yagoo)簡短解釋處理方針。
股東提到,COVER 要求旗下藝人在直播中別用 AI 生成作品,卻由於判別工作交由各藝人自行處理,因此發生了各種問題,包括技術上不準確的說明、將手繪粉絲藝術作品誤認為 AI 創作等,甚至使得創作者遭受名譽損害,「是否應該像競爭對手看齊,統一事務所對 AI fan art 的應對方式?」
對此 Yagoo 表示:
在 AI 的運用方面,我們會在加深理解的同時持續關注發展動向,並謹慎研議。生成式 AI 的「活用」與「濫用」必須區分開來,對於違法內容將採取法律手段等應對行動。
:format(jpeg):quality(90)/https%3A%2F%2Fimg.4gamers.com.tw%2Fpuku-clone-version%2F554edec65ceaf801f01c9a183a35b0dfdcd04d9a.jpg)
相較之下,Brave group 旗下 Virtual Entertainment 經營的電競 VTuber 團體 ぶいすぽっ!(VSPO!)已於 2025 年 6 月針對 AI 圖像制定規則,要求二創社群發佈 AI 圖時,須避免使用該成員的「粉絲創作標籤」,投稿同時也須加上「#AIイラスト」標籤。
Brave group 斬釘截鐵地公告,理由正是方便藝人在選用縮圖時辨別出 AI 作品,減少誤用與爭議。
COVER 則強調現階段還在觀察科技發展與社會動向,暫未公布更進一步的規範,但針對「違法創作」會採取法律行動應對。
然而,近年來生成式 AI 在倫理、法律與社會層面引發廣泛爭議,其中 hololive 成員在面對粉絲創作涉及 AI 時有不少困擾,特別是 AI 作品與真人作品越來越難辨別,hololive 直播縮圖封面屢次發生誤用 AI 創作的情況。
最近一次在 2025 年 8 月 2 日,小天使風真伊呂波在 1,111,111 訂閱直播,縮圖遭網友指出為 AI 繪製後更換,事後她發文提醒並道歉:「如使用 AI 生成的作品,請務必註明,或避免加上『風真いろは』的插畫標籤。」
今年2 月,狼媽大神澪直播縮圖使用的粉絲創作被指為 AI 繪製,根據事務所方針更換了縮圖並刪除相關貼文,其作者否認使用 AI 事件引發爭議,大神澪最終道歉,事件卻出現反轉。詳見:hololive大神澪為AI圖爭議道歉,當事繪師遭爆AI臨摹「分不清尾巴」刪帳逃亡
此前包括店長 Kiara、馬自立、好狐 都曾推文要求粉絲 AI 創作另設標籤,這些案例顯示,目前 hololive 成員面對 AI 創作仍需在第一線自行判斷與處理。
COVER 的營運方針標準不一,容易造成部分誤解與爭端,對粉絲創作者與藝人雙方都帶來困擾,有統一明確的指引仍有其必要性。
其他關於二創的股東會問答如下,圖片可點擊放大:
Q:希望了解貴公司對未經授權的二次創作的看法。雖然對於藝人本人,其虛擬角色擁有嚴格的權利規範,但對於第三方未經許可進行二次創作並從中獲利,貴公司持何看法?
A:關於二次創作的相關方針,請參考本公司公開的《二次創作指南》。對於違反二次創作指南、被認為不適當的創作,我們會採取適當措施,例如請求撤下該作品等,進行妥善處理。
Q:貴公司所屬藝人的角色設計師,在社群媒體上主張其「同一性保持權」遭侵犯,並聲稱將獨自限制該藝人二次創作插畫的製作,甚至表示會對違反者提出訴訟。對於官方畫師自行實施、超出二次創作指南限制的二次創作管制,貴公司將如何應對?
A:本公司會依據與插畫師的契約關係,按照二次創作指南的規定處理。未來,我們也將努力促進插畫師與二次創作者雙方理解並同意的二次創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