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at(jpeg):quality(90)/https%3A%2F%2Fimg.4gamers.com.tw%2Fpuku-clone-version%2F6cad4ae8cf05705716a2cad7eb4a4b7c84ed8498.JPG)
由 Falcom 開發的《空之軌跡 the 1st》於近日於東京舉行記者會,4Gamers 等亞洲媒體受到邀請,前往體驗試玩版並訪問到 Falcom 社長近藤季洋,請他談談這次《空之軌跡 the 1st》的開發以及後續的計畫。
開場近藤就表示,本來一月要來來台北電玩展,只是非常突然身體出了一點狀況所以沒辦法到台北電玩展,但現在好轉了很多,已經繼續努力投入於遊戲開發中。
:format(jpeg):quality(90)/https%3A%2F%2Fimg.4gamers.com.tw%2Fpuku-clone-version%2F1195cf47edb0c51a9b52f86adcf212e48a6fca9d.png)
重新開發的契機
首先被問到開發《空之軌跡 the 1st》時是以什麼心情和什麼契機時,近藤社長表示有規劃《空之軌跡》一定要找個機會進行重製,而這個時間點算是水到渠成。
首先是工作室內認為技術已經成熟了,因此要說重製就是什麼時機,而目前軌跡已經來到《界之軌跡》的後半,劇情也來到了轉捩點與高潮,希望能有更多玩家參與,而系列有個問題就是軌跡歷史很長,導致新玩家難以入坑,過去的經典對現代玩家來說也「過於經典」,因此希望在整個軌跡劇情到最後的高潮前,開始推出重製版。
第三個理由是近藤做為社長,做了 14 款軌跡,而團隊有點太過於習慣軌跡的方式和製作,也就是步調都一樣,而《空之軌跡》分量也恰到好處,整體滿足度也很高,藉著這次重製讓團隊成員重新學習好要怎麼做好一款遊戲的精華。
:format(jpeg):quality(90)/https%3A%2F%2Fimg.4gamers.com.tw%2Fpuku-clone-version%2F73137b18246a0be44c56f917a5179b1dfa728341.png)
《空之軌跡 the 1st》的設計邏輯
近藤認為這次對新玩家來說,《空之軌跡》雖然是王道故事,但發展上還是有令人意想不到的驚喜,現在新的 RPG 常常會有大量的資訊量或是複雜的設定,但是在《空之軌跡》並不是這樣的遊戲,單純是描繪兩人「旅行」的過程,這種傳統元素相較現代的 RPG 這是很大的魅力訴求。
這次的《空之軌跡 the 1st》是很針對新手去設計的遊戲,因此要做這麼簡潔有力的作品對現在的團隊成員來說反而有點難度,因為他們太習慣現在的軌跡是什麼樣子,像是非常複雜的導力器系統,當觀察到這樣的狀況後,還是只是去確保新接觸的玩家知道怎麼玩,因此也簡化了不斷升級的導力器系統。
:format(jpeg):quality(90)/https%3A%2F%2Fimg.4gamers.com.tw%2Fpuku-clone-version%2F2e1250dc039886d2dd67efea17e3aedeccf78d6d.png)
新版本的改動
近藤說道:「在畫面公布後,粉絲給的反應是相當震撼,整個遊戲色調相當鮮豔,和先前的界之軌跡很不同。這次重製時,除了原作的原班人馬有加入,也有後來培育的後進,以新舊兩代的開發成員來完成了這次的《空之軌跡 the 1st》。」
這次所有的角色立繪也全部重繪,當時製作時就在檢討是否要把 2 位主角的服裝來大幅度修改,或是保持原有的特色,但認為如果完全更動,會覺得雖然老氣但有一種純樸的美感,因此最後是把服裝做為福的調整而不是大幅度的變動,也可以體現傳統 JRPG 的風格,當然還是以現今的技術來呈現當時古典的設計,相信反而會給玩家一種新鮮的感覺。
:format(jpeg):quality(90)/https%3A%2F%2Fimg.4gamers.com.tw%2Fpuku-clone-version%2F9d804a6ebac88cb1a4c550bf6f4daed8266f65a7.png)
至於更換新一批的聲優,近藤社長表示都有被問到詮釋的手法會需要怎麼去模仿,但他更希望新配音員看過腳本之後來獨自詮釋,但因為每一位都做了很多功課,因此以成果來說,他們還是有很大一部分尊重原本的風格來詮釋,因此最後也不需要給予過多的指示,這方面是令人輕鬆愉快的。
在配音後新、老的開發成員也都有檢視,都覺得沒什麼問題,包括主角艾絲蒂爾,真的是錄了很多配音,包括後來追加的主動語音(指在冒險中會彼此交談),觸發條件是有滿多要走到特定的地點來觸發,在戰鬥中則是面對強敵,或是打完敵人有感想各種條件的設定來豐富主動語音。
:format(jpeg):quality(90)/https%3A%2F%2Fimg.4gamers.com.tw%2Fpuku-clone-version%2F281247c55abe66aeec8bbfd1951aa4955ca2ecad.png)
在故事方面,這次的主線目標是忠實還原原本的劇情,沒有依據後續系列作來修改,但也有加入一些新的支線任務,主線因為有很多後續軌跡作品的伏筆,因此不能做大規模的更改,因此只能從支線來下手,暗示後續軌跡會發展的一些小細節,這些都是由新團隊來進行補完,經過評估後也覺得很好。此外,有些 NPC 要兼顧不要矛盾,因此和原作比確實有些修改。
例如在洛連特會找到青梅竹馬的玩伴,這在過去是沒有的,這些我們都覺得很好,還有一些新的小插曲都可以讓冒險變的為豐富,和新的軌跡比較起來,這次的空之軌跡聚焦在艾絲蒂爾跟約書亞兩位,因為移動的過程中有很多空白的時間,由於想要加入一些互動,因此冒險中新增不少主動語音,可以讓讓玩家有更深入的瞭解。
談到如何取捨變與不變的地方,近藤社長表示,判斷的基準是積極保留好評的部分,部分以前再來看過於古老陳舊,或是會讓玩家半途而廢的化就是想要捨棄的部分。
以戰鬥系統來說,原作節奏非常緩慢,因此也是需要修改,希望修改到和《界之軌跡》相同的快節奏,另外過去難度比較高,戰鬥的平衡由年輕團隊所提出,有挑戰性但也不會為難玩家。
:format(jpeg):quality(90)/https%3A%2F%2Fimg.4gamers.com.tw%2Fpuku-clone-version%2F05d8860d760ba53b8a600d681be63e1442b6bb59.png)
而最早的版本中,當年沒有辦法實現旅程中有很多的對話和交流,當年要對話的話,玩家得停下來一直按按鈕才能對話,而現在在行動間都是可以做到的,還有聲優精彩的演繹,這次有準備了很多分量對這個部分來琢磨。戰鬥的部分也是一樣,這兩人是搭檔的形式,因此這次有一些搭檔攻擊來呈現合作無間的感覺。
近藤也提到,這次整個 3D 化的過程中,有很多細節沒有想過,因此在做的中間也有很多新的發現,但最終這次的成績單應該有完成了心目中的利貝爾王國。但也保有了一些老設計,舉例來說,現在不用按鈕就能開門,或是拉拉桿礦車才會跑,但這次還是保留了這個設計,對新玩家來說也是個新鮮的作法。
此外,本次的重製版是把過去累積的技術投入,但是這次重製版有讓 RPG 新手也能簡單上手的遊戲,因此刪除了過於複雜的部分,以及過往過多重複,例如移動,因此這次有快速旅行的選項,但也不會因為省略而導致疏漏事件,這些都有列入考量來做。
:format(jpeg):quality(90)/https%3A%2F%2Fimg.4gamers.com.tw%2Fpuku-clone-version%2F0b357eb35b40e700b3dada16c3025020e194c361.png)
近藤透露,玩家在探索的時候會有很多不同的發現,原作大概 40 小時,這次大概是 70 小時,會多時間主要是事件描寫的過場動畫很豐富。
但近藤也被問到《黎之軌跡》的戰鬥系統源於新的導力器,這如何解釋故事中技術力比較舊的《空之軌跡 the 1st》使用了相同的系統,近藤表示,開發初期階段也有人提過類似的問題,當時團隊做了很多評估,像是加入導力器設定,但怎麼做都很難讓人融入,因此最後決定和遊戲背景切開,成為單純的遊戲機制,而原野戰鬥就是一般的狀態,是很集中精神的狀態,和導力器完全切開。
戰鬥方面的調整
在戰鬥系統部分,原版是傳統指令帶有策略模擬的元素,重製版則希望加快節奏,貼近《界之軌跡》的水準,開發團隊知道《空之軌跡 the 1st》會吸引一些新玩家,因此會考量到這些玩家也能輕鬆上手,當然如果是系列粉絲也能獲得樂趣,軌跡一開始的難度都比較高,因此這次我們沒有太刁難玩家。
:format(jpeg):quality(90)/https%3A%2F%2Fimg.4gamers.com.tw%2Fpuku-clone-version%2Fef3bb95712641e5d5c29f975e11600196d11e835.png)
重製有想要變更的部分是一些角色比較單調的問題,因此有調整角色學會戰技的時機,有些角色的戰技太少了,因此也補強了一些角色,克蘿賽新的戰技很帥氣,相信會更有魅力。另外由於很多角色加入的時間不長,因此都讓他們盡量可以展現自己的特色。
此外,在系統方面,這次一開始就加入了高速模式,先前都是移植版才有,但這次一開始就有,以及加入了據點之間快速移動的新機制,相信可以大幅改善遊戲體驗。
:format(jpeg):quality(90)/https%3A%2F%2Fimg.4gamers.com.tw%2Fpuku-clone-version%2Fc18c84cd2648ff7ccad125d52889fadd8cefb62a.png)
「對於新玩家來說,最近軌跡的戰鬥和原版的平衡度相比,原版的過於困難,因此有在重製版之中作一些調整,相信難度能更符合現代玩家並保持挑戰性,另一個特點就是圖像的全面翻新,相信玩家也是一看就知道。」近藤這麼說。
但重製也導致了新的變化,例如早期有一場戰鬥是要保護小孩,過去的戰鬥類似 SLG,可以透過擊退來避免怪物靠近 NPC,但這次就沒有類似的作法,近藤表示機制導致的變化是無可必面,但有盡力避免這樣的設計。
:format(jpeg):quality(90)/https%3A%2F%2Fimg.4gamers.com.tw%2Fpuku-clone-version%2Fe4ea0d4af8946b1f571fe7dc0b4e5409315e175f.png)
當地圖從 2D 變成 3D 時,無可避免的會拉大移動的時間,為了讓玩家不要覺得太枯燥,也加入了主動語音或是快速旅行的傳送功能,但這又會產生新的問題,比如可能會被跳過一些希望玩家看到的角色對話,因此這次是當劇情流程一定要看時,會停用快速旅行,但這邊都是手工逐個調整,因此這又產生了新的 BUG,只好再逐步修正。因此一定會有重製而簡單變得有點困難的地方。
在獎盃難度部分,近藤承認《空之軌跡 FC》,確實當時難度是有點為難玩家了,這次有努力去調整,玩家只要有按部就班遊玩,應該都是可以拿到的,比如收集書的要素,這在過去初見就收集完是很難的,類似這樣的元素在這次的重製版也都有給一些補救措施。
團隊對重製版熱情滿滿
近藤社長表示,能重製很有意義也很新鮮,這次作品團結了內部的團隊成員,內部對於本作意願高昂,也非常拼命投入熱情,相信最後的成品也會有非常好的結果,團隊成員用最新的技術呈現出心中那款的經典,希望無論是玩過的玩家可以重溫,全新的玩家也可放心的享受這款我們的自信之作。
在實際進入到圖像開發後,就會先訂出整體的走向,近藤社長表示這次是由他確定整體的圖像風格都可以朝明亮的風格來做,實際上團隊第一次的風格測試就相當符合他想要的。但也會讓玩家不會覺得是不同的遊戲,依然是一款軌跡。
媒體也追問到內部沒選上的同事是否會沮喪?近藤表示還是要兼顧公司其他的產線,例如《空之軌跡 the 1st》有完全重疊到《界之軌跡2》的開發,因為這次不需要寫劇本的人員,因此他們還是留在《界之軌跡2》的專案,當然到了後期還有《東京幻都》的新作,因此也不能因為重製版就延後新作,但是身為社長對此也要有所覺悟,因此每個社員面談時,確實也有些人表達遺憾。
:format(jpeg):quality(90)/https%3A%2F%2Fimg.4gamers.com.tw%2Fpuku-clone-version%2F2753d2d0d84bab7b7d96479a8e6c91f6ac3ae78b.png)
NS2版與未來計畫
目前開發機乎已經完成,這次全世界同步發售應該沒有問題,但回顧來看也是滿辛苦的。不過因為劇情畢竟是很早底定的,很早就能進行在地化作業,因此對開發很有幫助,才有更多精力來做在地化發行,不像之前都做到最後一刻才底定內容。
此外近藤社長也表示,NS 版會在上市日釋出 NS2 升級通行證。在 NS2 推出了《伊蘇X》之後,大概知道遊戲可以表現的水準到哪,因此也用這個標準給《空之軌跡 the 1st》,另外未來也有直接推出 NS2 版的準備,這個決定讓社內一直煩惱了很久,現在終於可以公開。
:format(jpeg):quality(90)/https%3A%2F%2Fimg.4gamers.com.tw%2Fpuku-clone-version%2Fec66956730e7098d8d8e1171c81fac7e5f5c3737.JPG)
談到之後的軌跡,近藤透露,這次是 《空之軌跡 FC》 的完全重製,如果不做後面的想必玩家不會諒解,因此團隊對於重製 《空之軌跡 SC》也是很積極的,因此已經有一些具體行動來評估,至於 《空之軌跡 3rd》要經過 FC 和 SC 市場評估後來決定。
而伊蘇的下一部也再評估,大家也都在思考要重製還是新作,目前還沒有決定,舊作最有力的候選是一、二或五,但目前沒有具體方案。
《空之軌跡 the 1st》將於 9 月 19 日於 Nintendo Switch、PS5、Steam 推出,即日起推出試玩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