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amers AI 生成
《寶可夢》(Pokémon)自 1996 年 GBA 首款遊戲推行至今不僅電玩領域獲得成功,卡牌、動畫與各類周邊都表現亮眼,其中代表性的吉祥物「皮卡丘」近日在掀起趣味話題,當初 Game Freak 針對海外市場進行在地化時,傳出皮卡丘「差點被畫上巨乳」。
根據日媒 GameSpark 報導,這次話題來自 Reddit 討論版「Today I Learned(我今天學到的事)」,該板塊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網友當天學到的各種知識,以縮寫「TIL」起頭,無論新知或舊聞都可以提供。
網友 MrVernonDursley 近期分享一段內幕,「我今天才曉得,《寶可夢》為進軍美國市場在地化時,任天堂美國分部的員工曾提案重新設計角色,甚至包含『有著巨大胸部、長得像老虎的皮卡丘』版本。」
該貼文引來不少回應,有人批評「美國高層總是提出些離譜的點子」,也有網友表示,這讓他們聯想到 1985 年美國動畫《霹靂貓》(ThunderCats)的女性獸人角色「豹貓(Cheetara)」。
然而,這段內幕最初來源來自日本開發者講的話,原 PO 在留言區補充指出,消息雖然是真的,卻有「誤譯可能性」。
目前維基百科與時代雜誌的相關報導將原文翻譯為「huge breasts」(巨乳),但日語的「胸」一詞同時可指「胸部」與「乳房」,不排除是翻譯時出現誤解。
日媒追溯原始言論,透過網站時光機發現任天堂官網曾刊登一篇《寶可夢 金/銀》時期的開發者對談,主角為《寶可夢》系列創始人田尻智,與現任寶可夢公司執行長石原恆和。
專訪談到兩人的相識與職涯,也提到當年 IP 全球在地化的相關細節。
根據石原的說法,當年 Game Freak 向美方介紹寶可夢時,曾被批評「太可愛了(Too Cute)」,對方甚至拿出了一張「外型像虎斑貓、胸部很大」的皮卡丘草圖來提案。
這邊所謂的「胸部」還可以理解為胸腔周邊的設定,當訪談者笑著問「是像在同人展 Comket 會場 COSPLAY 皮卡丘的少女那種感覺嗎?」石原說沒錯,確實有這樣的提案。
對對,當時真的有提出那樣的建議。對我而言從「享受文化差異」的角度來看或許還算有趣,但我實在無法以那種方式來做為競爭手段。
最後我們下定決心:「既然你們都說這種純文字遊戲不行,那我們反而什麼都不改,照原樣來試試看吧。」所以就決定完全不更動任何圖像。
如果那時真的改了皮卡丘,恐怕就不會有現在這樣的局面了。
由此可見,這裡的「胸」很可能就是指女性特徵,並非誤譯。
另一方面,任天堂前社長岩田聰早在 2008 年財報說明會分享過類似故事,他提到當年《寶可夢》要打入海外市場時,有收到一張「畫成猛男肌肉版」的皮卡丘插圖。
如果岩田聰與石原恆和談的是同一件事,兩個版本的說法似乎相互矛盾,至此 GameSpark 推測可能真相,當時送來的角色草圖裡有不同提案,有的皮卡丘是「肌肉猛男」,有的是「巨乳女孩」,所幸最後 Game Freak 都沒有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