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戰慄時空》(Half-Life)與 Steam 平台聞名全球的遊戲界傳奇人物,Valve 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 Gabe Newell(人稱 G胖),近日接受小型 YouTuber「Zalkar Saliev」深度訪談,除了分享自己近況、對遊戲業的看法,還談到自己從學生時期一路踏入軟體業的過程。
G 胖坦言,自己原本想當的是醫生,會進入程式設計圈完全是個意外,早年他誤打誤撞進入微軟上班,後來離開微軟創辦 Valve,並以《戰慄時空》證明一種「更好的遊戲設計方法」。
「我高中開始學程式,但那時候根本沒人認為這是條職涯能走的路。全美大概只有幾千名程式設計師,大多數是在寫大型主機的會計軟體,NASA 也許有一些工程人員,但沒有人會認為軟體是一個『產業』。」
G 胖回憶,他童年時根本沒有電玩,他的第一台可編程裝置,是一台德州儀器的計算機。「我十歲那年《Pong》(乒乓)才問世,在我成長的那個時代,我一直以為自己會成為醫生,而程式只是我逃避作業時會做的事。」
真正的轉折點是大學期間,G 胖在某年感恩節探望任職於微軟的哥哥,原本只是想找哥哥「閒晃一下」,沒想到卻因為太吵,被當時的微軟高層(最高當上執行長)、現任 NBA 快艇隊老闆 Steve Ballmer趕去做事。
「當時哥哥在寫 C 編譯器,我就陪他待在辦公室。結果 Ballmer 很生氣,覺得我一直在分散我哥的注意力,對我說『你要一直在這裡晃來晃去的話,乾脆做點有用的事。』我就說,好啊,那我來幫忙做點東西,然後就決定休學一個學期,到微軟工作。」
這個「一學期」後來變成了一年,兩年,最後 G 胖在微軟一待就是 13 年,G 胖表示,就是那段日子造就他成為一位專業開發者。
「我一到微軟就很清楚,當時若想做些有趣又有價值的事情,在微軟跟數百上千個人才一起工作,遠比回大學繼續唸書要來得實際得多。我最後在那裡待了 13 年,然後才決定創辦 Valve。」
G 胖在微軟的所見所學深深影響 Valve 的創辦理念,至於為何會離開微軟?G 胖說上班那段期間,逐漸開始對微軟當時的遊戲方向產生質疑,覺得他們對遊戲的看法已經跟不上時代。

「當時 id Software 靠著《毀滅戰士》(Doom)突破所有人的想像,他們有一套完全不同接觸客戶與互動的模式,我覺得非常有趣。」
G 胖大力推崇《毀滅戰士》,稱其發行模式令他大開眼界,還提到一份調查顯示,當時這款遊戲的玩家甚至比 Windows 使用者還多。「這是一款你在任何主機或大型電玩上都看不到的東西,它的畫面技術領先全場。」
G 胖還主動聯繫 id Software,表示願意協助把《毀滅戰士》移植到 Windows 平台,不過這個經歷促使他開始深思微軟既有的營運模式:過度依賴傳統的通路和經銷商,錯失了網路世代的機會。
「我開始思考,假如現在重新設計一間遊戲公司,應該會是什麼樣子?科技與商業在 20 世紀已經劇烈轉型,你會想要重新設計你的企業,以利用這種相對的轉變」。
G 胖最終決定放手一搏。「我熱愛電玩遊戲,乾脆就藉此創立一間我理想中的遊戲公司。我對遊戲該怎麼做、公司該怎麼運作,有非常明確的看法,《戰慄時空》正是前述概念的具體實踐。」
他更直言自己願意為秉持的信念掏錢,如果賭一把失敗了,「大不了就回微軟上班。」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G 胖沒回微軟,《戰慄時空》開創整個射擊遊戲世代,Valve 隨後更推出 PC 數位平台 Steam,徹底重塑全球遊戲產業的樣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