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作 RPG《劍星》(Stellar Blade)在 PS5 銷量去年底破百萬且今年 6 月即將登陸 PC,開發商 Shift Up 近日不動聲色地在 2025 年第一季(Q125)財報中透露《劍星》的續作,是首度被官方提及,且發售時間可能比外界預期還早。
根據 Shift Up 在 5 月 16 日公開的投資人報告,在公司未來幾年的 IP 擴展規劃圖中,緊鄰集團招牌《勝利女神:妮姬》的是《劍星》欄位,其中寫著「平台擴展」合理推測是 PC 版,更引人注目的是「續作(Sequel)」。
至此官方基本已確認「劍星 2」正在開發中,由於該圖表涵蓋 2024 至 2027 年的專案安排,「續作」一詞所處位置顯示推出目標很可能落在 2026 年。
圖表還出現 Shift Up 先前財報透露的全新 IP 代號「Project Witches」(暫譯,女巫計畫),目前官方尚未正式公開該計畫,具體內容不明,據稱為「3A 都市科幻動作 RPG」,預計 2027 年以後推出,並從今年第二季開始陸續釋出相關資訊。
:format(jpeg):quality(90)/https%3A%2F%2Fimg.4gamers.com.tw%2Fpuku-clone-version%2Fbc2ca86d0650721f4f9c9435a99c68bc583c5ad8.jpg)
首款《劍星》原為「Project Eve」在 2019 年發表,歷經約莫 5 年開發才「正名」並在 PS5 推出,距今才剛過一年,PC 版正要登陸 Steam 跟 EGS。
若《劍星》續作能在兩年內(2027 以前)推出,開發週期接近 2~3 年,對於索尼近代主機獨佔遊戲來說幾乎前所未聞,舉例如 2018 年《戰神》跟續作之間相隔四年,《地平線》系列兩作則相隔五年之久。
當然,《劍星》續作與「Project Witches」都可能會延期,為了打磨細節或其他原因而延期,在業界相當常見。
Shift Up 財報顯示 2025 年第一季營收達 422 億韓圜、營業利益為 263 億韓圜,淨利 269 億韓圜,雖較去年同期分別成長 13.0%、1.2%、8.7%,但與 2024 年第四季相比則出現明顯下滑,分別減少 33.5%、37.7%、54.9%,顯示財務狀況已從高點進入調整期。
主力產品營收下滑是造成 Shift Up 業績回落的主因,如《妮姬》Q1 營收 323 億韓圜,佔總營收 76.5%,但比 2024 Q4 減少23.7%;《劍星》也呈類似趨勢,本季營收 70 億韓圜、較上季驟減 63.7%。不過其他新內容與 DLC 則出現 91.8% 的增長,抵銷部分營收下滑趨勢。
展望 2025 下半年,Shift Up 預測業績反彈將依賴《妮姬》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勝利女神:新的希望)與《劍星》PC 版拓張玩家群體。Shift Up 預定在 5 月 22 日正式推出《妮姬》中國版《勝利女神:新希望》,由騰訊負責發行,事前預約人數已突破 800 萬。
Shift Up 表示,「我們正以跨平台策略為基礎開發《Project Witches》,希望能延續《妮姬》在手機與 PC,以及《劍星》在主機平台的成功。我們也將逐步加強與玩家和資本市場的溝通。」
《劍星》迅速累積全球粉絲群,在 Reddit 等社群平台曝光度極高,在 RPG 分類排名榜擠進前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