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架構解析與開箱搶先看之後,NVIDIA GeForce RTX 3080 Founders Edition 創始版的效能總算正式解禁。這是筆者近年來看過跨世代效能躍進幅度最大,也是最值得入手的旗艦顯卡。
我們找來 RTX 2080 Ti 和 RTX 2080 SUPER 這兩款前代最強 GPU 當作比較基準,你就會知道 RTX 3080 的效能有多猛了。
延伸閱讀:
NVIDIA GeForce RTX 3080 Founders Edition 創始版開箱搶先看
NVIDIA GeForce RTX 30 系列 Ampere 架構解析
測試平台
- CPU:Intel Core i9-10900K / AMD Ryzen 9 3900X
- 主機板:ASUS ROG Maximus XII Hero / Crosshair VIII Formula
- 散熱器:Thermalright Silver Arrow T8 搭配同廠 TF8 散熱膏
-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DDR4-3600 16GBx2
-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 / SUPER Founders Edition
- 儲存:Kingston KC2500 NVMe PCIe SSD 2TB
- 電源:Antec High Current Pro HCP-1200W
通用運算
先來看通用運算,可以看到 RTX 3080 的單精度浮點運算效能將近 RTX 2080 Ti 的 2 倍,甚至是 RTX 2080 SUPER 的 2.6 倍,確實應證官方所宣稱的 2 倍 FP32 浮點效能。雙精度浮點運算和其他整數運算大致與 RTX 2080 Ti 相當,有小幅提升,相較 RTX 2080 SUPER 則有 40% 成長。
AAA 大作與 FPS 遊戲
RTX 3080 的遊戲表現確實非常亮眼,4K 解析度環境更是凸出,相較 RTX 2080 SUPER 平均提升將近 60%,最高甚至達 75%。再對照 RTX 2080 Ti,平均也有近 30% 成長。
WQHD 解析度的成長幅度雖然略遜 4K 一些,但仍相當可觀,相較 RTX 2080 SUPER 平均提升約 45%,最高仍有將近 70% 增幅。對照 RTX 2080 Ti 則平均有 23% 成長。
電競射擊遊戲的狀況與其他 AAA 大作類似,4K 和 WQHD 的效能成長都比較明顯,但 Full HD 環境可能遇到 CPU 效能瓶頸,提升幅度有限。
光線追蹤
至於大家最關心的光線追蹤表現,在目前這幾款遊戲都把光線追蹤和 DLSS 開到最大的情況下,RTX 3080 提升幅度與其它遊戲類似,但憑藉著架構改進和規模擴大所賜,部分在 RTX 2080 Ti 還有些吃力的遊戲,到了 RTX 3080 就順暢許多。
值得留意的是,架構解析曾提到 Ampere 可讓 RT Core 和 Tensor Core 運算同步進行,但這必須仰賴遊程式更新演算法才能生效。從數據上可以看到《德軍總部:血氣方剛》導入非同步運算後,RTX 3080 的效能比現比原本成長了 10% 以上。
而需要大量動用光線追蹤運算的 3D 渲染繪圖就真的很猛了,RTX 3080 在 V-Ray Benchmark 的效能是 RTX 2080 SUPER 的 2.3 倍、RTX 2080 Ti 的 1.75 倍,真的狂。
功耗與溫度
功耗狀況其實就如同官方所公佈的 TGP 瓦數,差異並不大。不過厲害的地方在於,RTX 3080 功耗提升後搭配更先進的散熱設計,燒機溫度反而比兩款前代旗艦卡還低。
順帶一提,RTX 3080 創始版的風扇改成有外圈包覆的形式,燒機期間的轉速約保持在 1820 r.p.m. 附近,噪音比 RTX 2080 Ti / SUPER 燒機約在 2200 r.p.m. 轉速還安靜,幾乎低於系統風扇聲。RTX 3080 也是首次導入風扇停轉機制的創始版,若 GPU 核心溫度夠低(通常是剛開機進系統時),風扇不會運轉。
介面頻寬
RTX 3080 是 NVIDIA 首款 PCIe 4.0 介面的 GPU,不過根據遊戲實測結果,只有提供 PCIe 3.0 的 Intel Core i9-10900K 對比支援 PCIe 4.0 的 AMD Ryzen 9 3900X,在 4K 環境的效能表現差距極小,顯然並沒有頂到 PCIe 3.0 x16 頻寬上限。
只不過 WQHD 和 Full HD 環境因受 Ryzen 9 3900X 單核時脈較低的影響,遊戲較容易遇到 CPU 效能瓶頸,表現稍差。
同場加映:AV1 硬體解碼實戰
AV1 是由 AOMedia(開放媒體聯盟)推出的免專利影片編碼格式。由於採用較先進的演算法,AV1 可以目前較流通的 H.264 編碼約一半的資料流量,呈現相近的畫質,這對於 4K、8K 這種高解析度影片在儲存和串流方面帶來相當大的好處。
雖然發表會上 AV1 硬體解碼是在 RTX 3090 登場時才提到,但其實 RTX 30 系列都支援。目前 YouTube 已有部分影片採用此先進編碼,Google Chrome 和 Mozilla Firefox 瀏覽器都已支援,不過使用者必須先前往 Microsoft Store 下載並安裝 AV1 延伸套件。
我們播放 YouTube 上的 8K/60p 影片來進行測試,可以發現 RTX 2080 Ti 無 AV1 硬體解碼,只能以軟體解碼的方式交由 CPU 處理後,再轉交 GPU 進行渲染。這時即便是 10 核心/20 執行緒的 Intel Core i9-10900K 都幾乎滿載,跑得氣喘如牛,影片播放非常不順。
不過在 RTX 3080 啟用 AV1 硬體解碼後,CPU 的負載幾乎完全消失,而 GPU 只動用到影片解碼區塊和部分顯卡記憶體,不太占用渲染效能,整體順暢許多。
總結
整體來看,RTX 3080 的效能成長真的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已經很久沒看到能超越前一代旗艦這麼大幅度的高階顯卡了。
這一代最大的缺點就是功耗大幅提高,連帶電源供應器建議瓦數都來到 750W,這對於想升級顯卡但舊有電源不夠力的朋友可會需要額外多付一筆支出,裝新機的朋友也需要增加一些電源供應器預算。
為保穩定使用,我們建議選配單路 12V 配置的電源供應器,這樣比較不容易遭遇顯卡突然抽電過高,迫使電源供應器啟動保護機制而斷電重開。
在「早買早享受,晚買不一定有折扣」的原則下,真心建議有需求的朋友及早購入。另外,由於 RTX 3080 位列旗艦等級,預算充足的朋友可以考慮入手各板卡商的出廠超頻版本。
不過筆者還是最喜歡 NVIDIA 創始版,那精美的外觀和質感是一般自製卡比不上的。可惜台灣無緣成為創始版首波銷售區域,若有近一步資訊將持續更新。
延伸閱讀:
NVIDIA Reflex實測:降延遲神器還能兼顧高畫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