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需要行動力的電腦使用者來說,想兼顧效能通常就是會考慮電競筆電,但事實上電競筆電的重量與尺寸帶出門還是有點偏大又重。外接顯示盒可說是輕薄筆電的效能救贖,出門在外僅需文書作業時,能輕巧出門,回到家想來場線上遊戲激戰或享受 3A 大作,接上外接顯示盒就可以立刻享受效能 BUFF,非常方便!
只要搭載 windows 10 作業系統並具備 Thunderbolt 3 介面的筆電,透過高達 40Gbps 高速頻寬可以讓筆電外接顯示卡,大幅提升輕薄筆電的圖形運算能力,不管是影片轉檔、照片編修都沒問題,更可讓輕薄筆電搖身一變成為效能強悍的電競筆電。
除了開發一般尺寸的外接顯卡產品外,技嘉科技也針對小型化精品化路線發展出尺寸更小巧的外接顯示盒 - AORUS RTX 2070 GAMING BOX,從第一款 GTX 1070 產品,後續推出過 GTX 1080、RX 580、以及本文要介紹的 RTX 2070 版本,不僅是直接將一般市售短卡移植到外接盒那麼簡單。
AORUS GAMING BOX 就是要來拯救這些既想要輕薄同時又希望能兼具Gaming能力的玩家們,瞬間讓輕薄筆電成為一台可攻可守、具有移動力又有戰鬥力的遊戲電競主機,戰力大幅飆昇好幾倍。接著就來看看本次主角 AORUS RTX 2070 GAMING BOX 的連接以及遊戲體驗吧!
AORUS RTX 2070 GAMING BOX 外觀與功能
AORUS RTX 2070 GAMING BOX 三大特色︰
AORUS 玩家系列高效能外接顯示卡(eGFX)支援 Thunderbolt 3、支援 RGB Fusion 2.0 更容易連接操控的燈光系統,以及採用 NVIDIA 支援光影特效(Ray tracing)跟深度學習(DLSS) RTX GPU。
包裝的部分跟先前的版本 AORUS GTX 1070 GAMING BOX 相近,能夠讓已經接觸過的玩家很快就能熟悉辨認這是 RTX 2070 的外接顯卡產品。
AORUS RTX 2070 GAMING BOX 體積小巧,三圍僅有 212mmx96mmx162mm (長x寬x高),重量 2.3 公斤,有點份量又不會太沉重的負擔,內建 450W 電源供應器,支援全球電壓 100v~240V,讓你走到哪玩到哪,內部搭載了自製的顯示卡規格 RTX 2070 繪圖處理器核心時脈 1620Hz、8GB GDDR6,最高支援 4 螢幕外接顯示輸出能力,解析度達 7680x4320(8K)。
AORUS RTX 2070 GAMING BOX 隨產品所附的內容物如下:
50 公分長的 Thunderbolt 3 專屬連接線、AC 電源線、驅動光碟、說明書、移動用攜帶收納包、背帶
攜帶包後方與左側都有帶扣可腰掛或附掛其他物品,兩側也都有拉鍊側袋可儲物,加上內部也有一點厚度保護,整體質感也不差,所以除了裝外接盒之外,還能將這個攜帶包當作外出用的包包或兼作相機包使用,相當實用啊!
GAMING BOX 外殼採用低調黑色的霧面烤漆設計,兩側設計有大面積的網孔能幫助顯示卡運行時有效快速排熱。
AORUS RTX 2070 GAMING BOX 後方連接 I/O 包括 AC 變壓器連接口、Thunderbolt 3 、四組 USB 3.0,後方也有一顆散熱風扇將廢熱抽出。
AORUS RTX 2070 GAMING BOX 還支援 TB3 充電功能,可透過 TB3 將筆電充電,筆電不需要再額外接充電線,另外後方 USB 埠除了可做一般連接鍵盤、滑鼠或各種儲存裝置設備的擴充 ,橘色 USB3.0 接口也支援 QC 3.0 快充,能快速地提供手機或平板進行充電。
這款外接顯示盒使用的是特規打造的 AORSU RTX 2070 迷你小巧顯示卡,使用四根複合式熱導管並直接接觸 GPU,增加熱導管與 GPU 接觸面積外,連帶顯示卡記憶體與 MOSFET 也都一併覆蓋幫助散熱,並搭載支援溫控功能的 13 公分大葉片風扇;為了輔助散熱在顯卡背面側外也額外搭配了 2 顆輔助散熱的小型靜音系統風扇,可將外接盒內的熱抽出。
使用時只要將隨付的 Thunderbolt 3 連接線接上具備有 Thunderbolt 3 接口的輕薄筆電或者小型化主機,透過 Windows 10 預設的驅動只要核准裝置連接即可完成,透過所附的驅動安裝完成之後,就能體驗 AORUS RTX 2070 GAMING BOX,為輕薄筆電 / 小型化主機帶來的 GPU 性能解放以及提升囉!
遊戲效能測試
以目前主流 Intel Core i5 8250u 筆電處理器為測試範例,搭配上 AORUS RTX 2070 GAMING BOX 進行幾款主流遊戲的性能體驗測試
先來看看 3DMark 指標的部分,3DMark 指標測試項目 TimeSpy 達到 5,549 的整體分數,超越了一般遊戲筆電的性能,相較於一般筆電的內顯,其薄弱的性能僅僅只得到 429 分,頂多就是玩玩小遊戲或 Web game 而已,AORUS RTX 2070 GAMING BOX 帶來了 10 倍以上的 GPU 性能成長。
(AORUS RTX 2070 GAMING BOX with NVIDIA GeForce RTX2070)
(Intel UHD Graphics 620)
主流 3A 遊戲指標之一的性能測試《火線獵殺:野境》預設配置高,AORUS RTX 2070 GAMING BOX 在 1920x1080 解析度下能達到平均 44.53 fps 的效能表現,最高 49.12 張,最低也有 40 張的水準,雖然還達不到 60 fps,但無疑是能順暢體驗遊戲的。
支援光影追蹤的古墓奇兵最新力作 - 《古墓奇兵:暗影》在特效開高的配置之,FPS 平均張數也有 50 張以上的水準演出;目前最夯的 FPS 線上多人射擊 3A 大作 - 戰地風雲 5 也有約 50 張的性能表現,這樣的效能已經足以在 Full HD 解析度下應付目前的主流遊戲。
RTX 新特色 - DLSS 測試
AORUS RTX 2070 GAMING BOX 除了能替原本筆電提升繪圖效能外,由於這次搭載了 RTX20 系列的顯卡,主打的當然就是 RTX 最新的兩項特點 - Ray Tracing 光線追蹤技術與 DLSS (deep learning super-sampling 深度學習超高取樣) 技術。
Ray Tracing 能即時在遊戲和引擎中模擬光線物理行為,追蹤環境光遮蔽效果、區域陰影和光澤反射的光線,模擬光線、陰影和其他效果達到接近完美的程度。DLSS 則運用強大的深度學習和人工智慧訓練 GPU 描繪出銳利的影像顯像,處理線條鋸齒有更好的效率,並可提升高解析度率的畫面影格率。
要想開啟 DLSS 必須同時打開 DXR 光線追蹤,但其實並沒有這麽簡單,有些時候即便打開了 DXR 也無法開啟DLSS,不同顯示晶片、不同解析度下都有不同的結果,設定時須特別注意,免得以為是顯示卡問題。
《戰地風雲5》DLSS抗鋸齒開啟測試
《戰地風雲5》無論使用任何顯卡或解析度,只要關閉 RTX,就不能開啟 DLSS,而在打開 RTX 之後,RTX 2070 Gaming Box 可在 1080P 以上解析度開啟 DLSS 功能。下圖圓圈處可以看出來開啟 RTX+DLSS 後細節變的更豐富與銳利,立體感也比未開啟之前來的更好。
《戰慄深隧:流亡》DLSS抗鋸齒開啟測試
《戰慄深隧:流亡》是第一款同時支持光線追蹤與 DLSS 深度學習超高取樣雙技術的遊戲,同樣在 1080P 的解析度下,需同時開啟 RTX 才能開啟 DLSS 功能。另外在 4K 解析度下則無論開啟 RTX 與否都能啟用 DLSS。下圖圓圈處可以看出來開啟 RTX+DLSS 後,即使在高對比的昏暗場景下,在天花板、櫃子上的物件與地板的細節都更豐富且銳利了,立體感也更明顯。
無論是《戰地風雲5》、《戰慄深隧:流亡》還是單獨支援 DLSS 的《太空戰士 15》,開啟 DLSS 後的每秒張數都有不少的提升,替遊戲畫面進行效率更好的反鋸齒效果,也讓畫面細節看起來更豐富更清晰,如此一來就能獲得更好的遊戲特效體驗。
除了前面提到的三款遊戲,另外包括近期大作 《冒險聖歌》也支援了 DLSS,在未來也將會有更多大作導入 Ray Tracing 與 DLSS,所以有了 RTX 2070 GAMING BOX 就不用怕 3A 大作不支援囉。
可超頻可調光,AORUS Engine直覺又便利
AORUS RTX 2070 GAMING BOX 進階操作可以透過直覺式介面的工具軟體 AORUS Engine 來調整設定,在簡潔清晰的監控畫面中,玩家可輕鬆調教核心時脈、記憶體時脈、風扇運作模式以及燈光效果等功能,並依照不同的使用需求切換模式設定,立即調校到最佳效能運用,同時也省去煩雜的操作和時間,搭配 RGB Fusion 2.0 控制程式,也能讓外接顯卡搖身一變成酷炫的發光裝置。
與市面上琳琅滿目的外接顯卡盒產品相比 AORUS RTX 2070 GAMING BOX 帶來更多不一樣的特色,秉持一貫的小巧體積設計當然是一大重點,讓外接顯示卡盒能更便於攜帶使用,加上額外的特色設計如 USB HUB / Quick Charge 快充功能,也能夠外接 USB3.0 裝置,不僅是外接顯示同時也是擴充中心。
透過 Thunderbolt 3 能夠讓輕薄筆電/小型化主機在(eGFX)的支援下,獲得有感的效能提升,此外也支援光影追蹤及深度學習功能,不論是對 VR 或者 PC 遊戲都能提供極致的遊戲體驗,對於有外接顯示卡需求的玩家可以考慮選擇 AORUS RTX 2070 GAMING BOX ,讓筆電不只是筆電,更是能讓你暢玩遊戲的 Gaming 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