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推出新作的 Valve,終於在近期推出最新卡牌對戰《神器》(Artifact)。本作不只是建立在旗下知名《Dota 2》世界觀,同時也請到《魔法風雲會》的設計師 Richard Channing Garfield 參與製作,可說是一款備受期待的卡牌力作。
《神器》最大的特色是採取了與 MOBA 遊戲一樣的三線設計,玩家必須在代表三條線的三個場地上布置自己的英雄和兵員,並想辦法擊破對方兩條線上的「防禦塔」,又或是摧毀擊破防禦塔後出現的「核心」來獲得勝利是其基本規則。
不過,說到底遊戲到底好不好玩、又有哪些獨特的賣點才是重點。透過這幾天的實際試玩,就讓筆者來為各位玩家介紹一下這款作品。
有點難上手的超複雜玩法,老實說
以卡牌遊戲來說,《神器》擁有相當高的門檻,但姑且可將一回合的流程簡化為「準備」、「行動」、「戰鬥」三個階段。
玩家需要在「準備階段」中,指派自己的英雄前往哪條路線(哪個盤面)。同時也會配置一定數量的小兵前往各路線,但要注意配牌時除了路線外,放牌的位置是完全隨機的。
而在「行動階段」中,雙方玩家將輪流消耗法力來使用「英雄」、「裝備」、「法術」、「單位」、「強化」等五種功能的卡片,直到雙方 PASS 或耗盡法力。
最後在「戰鬥階段」中,卡牌或與對向互擊來傷害對手的單位卡。並將生命值歸零的單位換成「金錢」。有趣的是「TK」在這裡是無效的,依然會被對方取得金錢。同時,購物時出現的道具是隨機的,運氣不好可能會一直買不到想要的道具。
而在三條路線的對戰都結束後,玩家就可以用這些金錢購買「裝備」卡片,並重新佈署英雄,才算是結束一個回合。老實說,《神器》不只是複雜,節奏也相當緩慢,一局遊戲打上半小時也是常有的事情,筆者還曾遇過對方耗盡時間自爆退場,光是等他的時間就可以多打一場爐石了。😂
眼光放遠,這是一場 MOBA 遊戲
在這複雜機制下,帶來的卻是與以往卡牌遊戲完全不同的樂趣。不像目前市面上的卡牌遊戲那樣重視單次的「連攜」(Combo),《神器》更偏向讓玩家判斷不同狀況下的利弊。
在一個隨時會變化的戰局中,玩家不能像其他遊戲只是想著把對手拖入你一次成功的連段之內,而是要著眼整場遊戲,試圖找出對整場比賽最有幫助的選項。
遊戲複雜度帶來的玩法特點從「購物」系統也能看得出來。由於購買階段出現的道具是隨機分配的,裝備的存在反而比較像是你反轉戰況的消耗品。
例如,我的宙斯在這回合就會被對手的英雄擊殺,所以我給他買了一張相位靴,好讓他與旁邊的小兵交換位置。不過,我同時也要考慮手頭的錢,是否適合在這張裝備上消耗掉,還是要留待下回合,賭賭看是否有更適合的裝備出現。
在本作中玩家必須面臨的是「全局」的抉擇,而不像《爐石戰記》等作,是尋找出「當下」的最佳解。這種變化使得本作的比賽如此與眾不同,燒腦程度也不是一般卡牌遊戲可比的。
褒貶不一?現今消費模式免不了的非戰之罪
雖然《神器》在卡牌遊戲中,不論是完成度還是遊戲性都可以算是上承之作,但依然有著若干問題,也使得它在 Steam 的評價相當兩極。不過認真來說除了遊戲機制上的問題外,最多人詬病的收費方式,其實可說是這類卡牌遊戲免不了的非戰之罪。
與許多遊戲一樣,《神器》的收費方式主要是採用卡包收費的方式進行,但不只是抽卡包要錢,本作就連參加有獎勵的競技也要支付卡包來入場,也因此給人一種不付費就無法取得更多卡牌、根本是剝皮遊戲的印象。
實際上,就算不提遊戲剛曝光就曾宣布過將以「集換式」的方式來運營這點,單就玩家可以跟其他玩家交易卡片來說,湊齊牌組需要的成本其實也未必超越現今流行的卡牌遊戲。
畢竟除了最貴的那幾張卡,普通卡片大多只需要 100 元以下就能取得,一副現今最強勢的牌組頂多也只需要 3,000 多元,與其他卡牌遊戲相比並不算相當高的價格。
因此,與其說消費方式很「坑」或「Pay to win」,倒不如說絕大多數玩家沒有認知到「集換式卡牌」的意義,畢竟這種遊戲天生就是不歡迎「免費玩家」的加入。然而,這種商業模式玩法是否還適合現今的遊戲界,或許之後的遊戲銷量會說明一切。
總結
以一位卡牌遊戲愛好者的角度來說,《神器》可說是作得相當棒了,不只是玩法充滿特色,系統成熟度也相當高,如果你是從實卡時代就開始參與卡牌遊戲,又願意付點錢的老玩家,相信這款作品並不會讓你全盤失望才對。
當然,這並不代表 Valve 會對只願付出買斷費用的玩家置之不理,目前官方也在重新研究每日等獎勵的可能性,試圖提高無課玩家的參與度,因為現今的消費環境而不願加入的無課玩家,也可以等環境改變再來加入也不遲。
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