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公視所製作的戲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是近期相當熱門的一部影視作品,劇中對於親子關係描述,以及種種價值觀衝突,不但反應華人長久以來社會現象,也說出許多孩子們的心聲。除了挑戰教育制度、親子關係之類敏感題材之外,帶有魔幻風格的劇情與拍攝手法,也讓它成為相當有看頭、具話題性作品。
不過本篇重點並不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電視劇有多麼好看,這回要介紹的是 PC 上延伸創作免費遊戲《Kidz》(孩子),同樣由公共電視所製作,已在 7 月底於 Steam 上架,近期則上架了 Mac 版本。
說起《你的孩子》劇情,光看片名,很多人第一時間可能會想到戴綠帽之類情節,然而事實上絕對不是個鄉土劇驗血統之類故事。劇情重點主要放在過度追求分數與成功的價值觀,進而產生的扭曲親子關係上,並以單元劇方式呈現。
這些單元劇,在遊戲《Kidz》中則是以「章節」做為區分,每個章節都是改編原劇情的獨立故事,再搭配不同玩法來進行,由於章節之間並沒有玩法關聯,可以當做是不同的小遊戲,至目前為止已開放了三個章節。
以學習探索為出發點的遊戲歷程
第一章改編原作《媽媽的搖控器》與《貓的孩子》兩個單元,整體玩法類似橫向捲軸式的動作遊戲,再加入一些場景互動調查要素。玩家必須用鍵盤進行移動與調查,再使用滑鼠來控制手電筒進行攻擊。
雖然「進行攻擊」聽起來有點奇怪,不過沒錯,在本章玩法中是以探索來進行劇情,但在場景之間移動時,則必須使用手電筒清除像幽靈般的生物,才能繼續向前。
手電筒可說是本章的重點,透過滑鼠左右鍵製造出短波與長波,再利用 0與 1 的編排組合方式,結果可以套用在所有解謎與打怪之中。
例如謎題解開後可能會得到 1011 這串數字,玩家就要依左鍵→右鍵→左鍵→左鍵的順序,對著目標地點依序打擊才能解開。同樣怪物頭上都會有一串符號,必須按照順序輸入,才能確實擊倒怪物。
規則基本上並不難理解,除了視覺效果之外,在音效上也可以判斷輸入內容是否正確,可以說是非常好上手,只是打怪部份通常只有兩種怪物,打久了很容易疲乏,而謎題部份除了「隱藏要素」外,大致上都不難解開。
隱藏的路線,埋藏「選擇」的隱喻
隱藏要素可說是《Kidz》中佔有相當地位的設定,藉由是否發現某些線索,或是選擇某些對話,可以觸發出不同的劇情與結局。而在完成遊戲之後,還會列出一張清單,並且透過連線功能,讓玩家知道有多少比例的人找到隱藏路線。
看到這畫面,對曾玩過 Telltale 系列遊戲的玩家應該會覺得非常眼熟,在 Telltale 家的遊戲中,常常會利用類似功能,來讓玩家比對一下自己在關鍵時的選擇,瞭解這世界有多少比例玩家選擇了什麼路線。但是在《Kidz》中,除了少數幾項是選擇外,更多比較像是成就或隱藏要素之類的概念。
相對第一章同時有動作、解謎、隱藏要素,改編自《茉莉的最後一天》、《孔雀》的第二章,以及改編自《必須過動》的第三章,則較偏網頁或手機小遊戲感,但同樣都有多種結局可玩。
在第二章中以密室逃脫玩法為主,玩家要做的事就是東敲敲西打打,把獲得道具找出能作用的方式來達到目標,而劇情分支就看玩家有沒有破解謎題,難度算是偏高。
第三章則是跑酷遊戲,以簡單的跳和衝刺度過關卡,分支和隱藏劇情則是以選擇方式進行,動作遊戲部份略有難度,不過幾乎沒有解謎要素。
不同平台的社會實驗
就實際玩起來感覺來說,《Kidz》本身並不算是什麼大作等級,單論內容部份,很多劇情也顯得過於破碎。然而,對於那些從未看過《你的孩子》的玩家或許是這麼理解,倘若是看過原劇的朋友,絕對會有強烈的深刻感受。
回過頭去想,這樣理解的差距,似乎正是暗喻著現今台灣社會的世代差。一邊是只看劇的成年人,一邊是只玩遊戲的青少年,藉由兩個不一樣的平台,描述著世代價值觀的衝突。在我看來,公視無心插柳地用這樣的方式,進行了一場社會實驗。
例如遊戲第一章改編自搖控器與貓兩個故事,在遊玩過程中卻是兩個完全不相關、不同的路線。若沒看過原作,對於找三個印章、要不要交出成績單之類選擇,很難有太多感受。而貓的孩子部份更是難以得知「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會得到這個結果」之類用意。
畢竟除了小說部份之外,電視劇每個單元都用了十多集來鋪陳劇情,就像在《媽媽的搖控器》裡,對於奪走自由,奪走選擇權力的無奈與憤怒,道出多少孩子們心聲。家長把孩子當成所有物般比分數、比學校,這些橋段安排,都讓「我是為你好」這句話顯得愈加諷刺。
唯有相互理解,才能找出答案
遊戲中或許受限於長度預算以及演出方式,在劇情方面相對較難有完整描述,但相信絕大多數的玩家不關心,甚至沒有想玩的動力,因為多數人在意的是玩法、畫面與娛樂效果,這也是現今遊戲市場的主流價值,不置可否。
然而,如果曾經看過電視劇,在《Kidz》中許多隱喻和選擇玩起來會更有共鳴感,也可以當作是從另一個角度來溫習故事。原作中道貌岸然給媽媽搖控器的西裝男,這回則是誘惑著身為學生的主角,透過選擇方式不同,甚至可以和他的真身對決,類似這些橋段,都讓玩家可以透過遊戲從不同角度體驗世界觀。
最後我想說的是,或許《Kidz》本身就是一場社會實驗。現在愛玩遊戲的小孩們多半不看《你的孩子》,而看《你的孩子》的成年人多半不玩遊戲,也形成兩者截然不同的受眾。公視自然不期望能用一部戲劇、一款遊戲就改變台灣多年以來的價值觀謬誤,但倘若看完原劇的人願意去嘗試遊戲,或是玩過遊戲的人願意去觀看原劇,這何嘗不是一種雙向理解,建立溝通的橋樑。
唯有相互理解,才能找出答案。
若是看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依然意猶未盡的大人們,非常推薦來玩玩可在 Steam 免費下載的《Kidz》,從另一個角度來體驗故事,體驗孩子們在遊戲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