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的錯字,其實是貼心的表達。
一名網友到小吃店用餐,看到菜單寫著「若燥飯」,拍下照片分享到臉書社團「路上觀察學院」,
立即有熱心民眾解答,這是素食店的常見寫法,
「若燥飯」其實就是素食,另外也有其他菜會用葷菜的諧音取名,讓素食者易於辨別味道與菜的特色。
原本網友分享菜單,有可能以為是老闆寫錯字,不過透過其他網友分享,才知道這樣的寫法主要是供素食者方便稱呼跟辨識,
畢竟有些菜要精準稱呼很難,
例如「素燥」的材料是薑末、芹菜、豆輪、香菇、紅蘿蔔、大豆製品(素肉條)、蕈菇大豆混合製品(素火腿),
再加上藥材及醬油等製作,「那麼多材料的情況下,是要寫香菇燥、豆輪燥還是什錦燥?所以就用普遍都能清楚認知的素燥或若燥稱呼」。
不少人也分享素食用語,舉凡「若燥飯」、「素燥飯」、「智慧糕(豬血糕)」、「鹹酥G」、「牛若麵」等,
也有人提點形容雞肉的會寫「積若」,還有人看過「榨菜rose麵」這類創意十足的命名;
至於為何要大費周章用葷食諧音取名,有長期茹素者分享主要是讓人易於辨識其味道與特色,
由於素食做得越來越精緻,與葷食味道相近,這樣的方式也能幫助剛開始茹素者度過適應期。
經營素食餐廳的網友則指出,若餐點沒有寫G若、朱若,「會被極端宗教客人說我店裡不乾淨」,
也有人指出部分素食者連字都避諱,這樣標示可防止不慎吃到葷食,另外素食製作複雜,有些東西要完全詳細描述也有困難。
不過仍有眼力超強的網友發現,菜單確實有錯字,「真正寫錯的是香椿炒飯寫成香『樁』(音同裝)炒飯」。
我以前看到素食的菜單,只知道若應該是取代肉的發音,
我還以為包括一些鹹酥G,牛若麵之類的是幽默,讓消費者知道是類似的素菜色。
沒想到真的有人會因為這樣開噴店家的喔...
榨菜rose麵我覺得蠻好笑的,還有沒有人看過厲害的諧音素菜名稱?